- 大云寺铜钟
- 又名大云寺晓钟。
在甘肃武威市东北隅。
合金铸成,色微黄,形制古朴,上细下粗,鼓腹,高2.4米,下口直径1.45米,厚10厘米,下铸六耳,口耳较直。
钟体装饰图案分铸三层,每层又分六格,格间以带纹连接。
弟一层为戴花冠飞天,上身袒露,下着长裙,手托果盘,作翩翩飞翔状;第二层为天王鬼族,三天王狞猛威武,头戴塔耳帽,身穿盔甲,手持武器,骑在夜叉身上,旁立两小鬼,赤身着短裤,形态各不相同;第三层两格饰龙,一格饰天王,下部己损坏不全。
钟楼基座高20米,底15平方米,歇山顶,平面呈方形,檐下施五铺作斗栱,出角较长,卷杀缓和。
铜钟铸于唐代。
亦有早于唐之说。
清初《重修大云寺古刹功德碑》载,大云寺为前凉王张天锡时所治。
原名弘藏寺,后改天赐庵。
武则天称帝,令全国供奉《大云经》,改天赐庵为大云寺。
清雍正时曾重修钟楼。
“大云晓钟”乃凉州八景之一,当为前凉王张氏所铸。
钟原在大云寺门外东南隅。
寺毁于1927年地震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